旅游装备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节会 > > 正文

中国最少人涉足的探险区域,不是四大无人区!

青年旅游网www.leyoutrip.cn2020-06-18 17:12

众所周知,西藏和新疆

 

是中国两大最热门的自驾旅行目的地
但鲜少有人把目光聚集在两地交界处的
昆仑山区
昆仑山,“万山之祖”
关于它,除了神话传说
我们再没有了解更多
作为中国西部的主干山系
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
东至青海鄂拉山断层
是一条绵延在新藏之间、延伸至青海的巨龙
 
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为这片区域
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昆仑山区,新疆最后的探险秘境
 

“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虽不属昆仑山系,但与昆仑山有密切关系,所以被划入“昆仑山区”。昆仑山区南邻青藏高原,北望塔里木盆地,集中了前者之“高寒”和后者之“极旱”,成为中国目前探险难度最大的区域:西昆仑和喀喇昆仑山是冰川雪峰的王国,中段是古道的探险天堂,东段为阿尔金无人区。从古到今,探险者只看到了昆仑山的冰山一角,更广阔的处女地依旧静躺在深山中。”

 
今天,我们的视角将聚焦在昆仑山区中段
走近一个世纪以来
吸引众多探险家的古道探险天堂
 
 
 

 

感谢王铁男白玉芬老师

对本文提供的写作支持

 

 

沉陷在历史长河中的昆仑秘道

 
隐匿昆仑的千年古道——尽管两地间隔着似乎不可逾越的昆仑山,但出于经济互补的需求,先民们早就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与藏北羌塘高原之间探索出交流孔道了。
目前,经学者研究发现,古代沟通新疆与西藏的通道,除了库地达坂道(今219国道),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近年来很火的顶级越野穿越路线——克里雅古道(“进藏第九线”核心段),从和田普鲁村出发,翻越克里雅山口进入西藏羌塘草原,是西域与西藏之间距离最短、最艰险的古道。

 

另外两条则是文献中鲜有记述的桑株古道克里阳古道

 

 

古代西域通往西藏的主要通道

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关于克里雅古道,随着自驾穿越者越来越多,关注度噌噌噌往上涨,我们也发布过不少相关文章,就不再赘述了,今天的重点是另外两条被忽略的古道。
叶尔羌之路——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发源于新疆喀喇昆仑山口,汹涌的急流穿过昆仑山峡谷形成许多分支,灌溉着叶尔羌绿洲。
1927年8月,德国西域探险家特林克勒沿桑株古道进入叶尔羌绿洲,对叶城县以南的昆仑山以及和田地区进行短暂的考察后,于次年7月离开了叶城,取道一条鲜有人问津的道路——沿着克里阳山口,回到克什米尔拉达克的首府列城

 

 

特林克勒把探险昆仑古道的经历

写进了《未完成的探险》

 

在他的《未完成的探险》一书中,这条线路被称作“叶尔羌之路”。
 
新疆探险家王铁男老师则认为:从地理角度来看,桑株古道和克里阳古道都属于叶尔羌之路,这两条道自古以来都是在翻越昆仑山,于赛图拉汇合后,继续穿越喀喇昆仑山口进入拉达克地区。
 
克里阳古道和桑株古道
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桑株古道:“亚洲忧伤之路”

外国探险家笔下的“忧伤之路”——1927年8月3日,来自德国的探险家特林克勒,带领队员从列城出发,前后花了两个月,途经喀喇昆仑山口、赛拉图等地的无人区,翻过桑株达坂后,最终抵达现在的桑株乡区域。他在《未完成的探险》一书中描述道:
 

“这条喀喇昆仑之路,是亚洲的忧伤之路,很多人和牲畜沿着这条路旅行,它为多少残骸负责任呢?……这是一片残酷的土地,许多旅行者诅咒它。但同样,在这儿可以发现奇异动人的景色……在现代人生活和欧洲文明的负重下,总有人想到你那安宁的王国。”刻画出桑株古道的忧伤与诱惑。

 

 

桑株河谷

摄影@王铁男

 

栈道废弃,满目苍凉——想要跟着特林克勒的步伐重读桑株古道,只能靠徒步,汽车不可行。
桑株古道从桑株乡出发,经康克尔乡、曲谷达克高山牧场,翻过桑株达坂(海拔5114米),即可接上新藏公路上著名的驿站赛图拉哨所、三十里营房(赛图拉镇)
沿途河谷的峭壁上,蜿蜒曲折的小道依稀可辨,那是久远年代开辟的人工栈道,人们就是以此通向西藏、印度的。如今栈道许多地方已经坍塌破碎,给人一种满目苍凉之感。
 
古栈道时而踏上峭壁,时而下到谷底
摄影@王铁男

 

 

 “食盐、麝香之路”——古道实际是吐蕃向高原以外发展的最早通道之一,由于克里雅山口古道自古以来“困难异常”,桑株古道在民间交往和近代军事史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克里雅山口古道。
据敦煌所出古藏文《大事记年》记载,吐蕃于公元644年征服羊同(今西藏阿里和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交通路线由此向北拓展,食盐曾经是这条路上贩运的主要商品,因此这里也被称为“食盐之路”
所以在今天新藏公路上的三十里营房往东,有两个连续的地名:小盐池、大盐池。
 
流向赛图拉的喀拉喀什河(墨玉河)
摄影@王铁男

 

 

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古道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
这一阶段正值唐朝鼎盛,据民间传说,它可能是陆路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西藏称为“麝香之路”——每年都有无数的和田玉、丝绸、花椒、石榴、食盐、核桃以及桑皮纸等物品在其上运输,实现地方的互通有无。
印新国际运输线——据《1943驼工日记》记载,沿桑株古道翻越喜马拉雅—昆仑山驮运抗战物资,前后延续了3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驮运才结束。
 

 

陆振轩《1943年驼工日记》手稿

来源@中红网

 

1942年至1945年,由陆振轩带队踏探开辟的这条印新国际运输线,辗转5个国家和地区,行程2万多公里;使用驮马1500余头,先后参加人数达1300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新疆少数民族驮工。
 

 

当年的驼工,来源@中红网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悲壮的新藏高原人力运输。在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山脉的1059公里驿道中,人畜伤亡率达10%左右,共运进6600条汽车轮胎及抗战紧缺物资。其中一部分运进了关内,一部分运给了驻扎在兰州的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
新疆返回的少数民族驮工,一部分得了“雪盲”症,不能工作,一部分又参加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高原运输,目前在世的不到七人。
 

 

运送轮胎的驼队,来源@中红网

 

克里阳古道:难以逾越的神秘之路

古老的商道——相比桑株古道,克里阳古道的资料更少了。
 
1928年特林克勒沿着克里阳河谷而上,翻越冰雪覆盖的克里阳达坂,渡过寒冰刺骨的喀拉喀什河,在路途中他不小心失足,被洪水冲走,差点把命留在古道之上,最后奄奄一息返回列城。后来他把这次的经历写入《未完成的探险》中,这是克里阳古道上少有的详细记载。
 
克里阳古道为克里阳乡-垴阿巴提塔克民族乡-阿克硝尔-克里阳达坂(5303米)-铁古尔曼河谷-赛图拉哨所-三十里营房(赛图拉镇),接着翻越海拔5575米的喀喇昆仑山口,可到达拉达克地区的首府列城直至中亚,与桑株古道一样,是古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印度及中亚的第一站

 

 

铁古尔曼里克河

在克里阳库尔干汇入喀拉喀什河

两河交汇处也叫吐日苏

维吾尔语意为水多的地方

 

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起点克里阳,深藏于昆仑山中的古老绿洲——离开皮山县,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公路伸向昆仑山深处,车行60多公里后一大片突如其来的绿洲就呈现在眼前,走过林荫小道,如果恰逢收获的时节,两旁的古杏树会挂满黄里透红的杏子,继续前行也就看到了炊烟袅袅的屋舍。
这里,就是克里阳绿洲,当地还有一种可供观赏的经济作物——昆仑雪菊,千百年来与昆仑山唇齿相依人们,视雪菊为神,用其祛除疾病的故事在克里阳乡广为流传,被当地人称颂为“保护神”。
比桑株更难走的古栈道——随着人口的增长,克里阳绿洲也向南延伸,在克里阳乡以南10公里的地方,于1984年成立了垴尔巴提塔吉克民族乡,辖康阿孜村、阿克硝尔村、布琼村。
 
克里阳河谷
摄影@王铁男

 

 

通过一条便道驶进深藏昆仑深处的阿克硝尔村,沿河谷离开克里阳古道最后的驿站搭拉合后,仅供徒步的栈道时而穿过破碎的土坡,时而进入乱石林立的崖壁。
 
与桑株的栈道相比,明显感觉开凿的难度大许多,有几公里几乎是在垂直的崖壁穿行。
 
行走在陡峭山坡上
摄影@王铁男

 

 

 
终点是“小西藏”——拉达克全境位于世界屋脊之上,地处克什米尔东南部,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南面是克什米尔山谷。
 
历史上,拉达克属于西藏象雄部落、古格王朝、吐蕃王朝的一部分,与阿里同为一个整体,是“阿里三围”(即古格、普兰和拉达克)之一,因此,拉达克又有“小西藏”之称。
 
拉达克地理位置图
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拉达克自古就是藏地同中亚和南亚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清朝时受驻藏大臣节制的西藏藩属。
1834年,英国支持锡克国入侵拉达克,拉达克向西藏地方政府求援,但清朝驻藏大臣拒不发兵,最终致使拉达克沦陷,至今仍为中印争议区。
 

被低估的和田:文化交流大走廊

 

看到这里,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这几条沟通新疆和西藏的古道,实际上就是和田与阿里的交流

G219新藏公路大家都很熟悉, 从地图上看,新疆最南部的和田地区毗邻西藏最西北部的阿里地区,新藏公路在离开阿里后,是先进入和田地区,才进入的喀什地区,大红柳滩和三十里营房实都属于和田地区。

 

 

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克里雅古道就不用多说了,桑株和克里阳两条古道最后都汇入拉达克的列城,拉达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西藏阿里。

偶然被发现的桑珠岩画——乌拉其村位于康克尔乡政府上游1公里处,当年特林克勒路过此地时发现一块刻在花岗岩上的岩画,面积不到两平方米,却是昆仑山区最早的岩画之一,内容涉及放牧、狩猎、星辰。

 

 

桑株岩画

 

后经学者研究发现,沿桑株河、苏勒阿孜河、康阿孜等地的古代岩画,与阿里、藏北地区发现的岩画,在分布场所、题材技法、雕刻风格各方面有许多共同点,由此可以猜测,早在远古时期,游牧民族就通过这条孔道往来了。

古代和田名为“于阗”,是古代西域最早笼罩在古印度佛光下的地区之一,“佛寺林立,僧侣如云”有佛国之称。

 

位于和田策勒县的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

摄影@《中国自驾地理》

 

 

 

明确史料记载,于阗僧人曾跨越昆仑山,参与建设了吐蕃地区第一座佛寺。此外,在古格王朝早期的佛教艺术遗存中,也常常被发现带有“于阗风格”…由此可见,和田与藏西阿里之间的渊源颇深。

 

被低估的和田——所以和田低调太久了,一直以来,它都是新藏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对自驾旅行者而言,这里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除了有古道秘境探险(除了克里雅,桑株和克里阳暂时只能徒步),还有古迹遗址考古、沙漠世外桃源达里雅布依、大美昆仑天路等线路等着我们一一去探索。

 

“进藏第九线”克里雅古道上的阿什库勒盆地

摄影@《中国自驾地理》

点此查看相关自驾路书

 

 

位于和田民丰县的尼雅遗址

摄影@《中国自驾地理》

点此查看相关自驾路书

 

 

 

大漠深处的世外桃源

中国最难抵达的原始古村落

达里雅布依

摄影@《中国自驾地理》

点此查看相关自驾路书

 

 

 

 

 

和田昆仑天路

摄影@《中国自驾地理》

点此查看相关自驾路书

 

 
新疆很大,和田很美!
来源:未知 编辑:CNT-9
【青年旅游网声明】本文版权为我站所有,如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并确保文章的完整性。
  • [280px × 210px]
  • [280px × 210px]

旅游团购